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六章  (第4/4页)
谢谢你。”    “咦,怎么谢我。”    “是你同杏子斡提过这件事吧?”    解语只是说:“我对法律,一无所知,事事都得请教你。”    娄思敏微笑“盼望多年,忽然属实,心情复杂。”    解语笑答:“会习惯的。”    娄思敏轻轻说:“你现在是一个很有财有势的女子了。”    解语眨眨眼“我不过是狐假虎威耳。”    她伴外婆回家。    不语外游,屋里只剩她们二人,十分宁静。    解语去办退学手续。    老师十分惋惜“读得这样好…”解语只是赔笑。    “我看过你的记录,真是一波三折,是家庭影响你不能上学吗?”    “不,是我自愿退学。”    “校方可以帮忙吗?”    “一切属我自愿。”    “受过基本教育的人比较懂得处理生活。”    解语欠欠身“修读社会大学,也是一样的。”    年轻的老师恻然“那是很辛苦的一件事。”    包年轻的解语感喂:“各人命运不一样。”    老师无计挽留,只得替她办理手续。    自学校出来,解语发觉身后仍然跟着男生。    搭讪地问:“花不语是你jiejie?”    解语转过身来,看着那个穿着白衣白裤校服的小男生。    他虽然幼稚无聊,发育得东歪西倒,五官笨拙,动作愚鲁,可是他是一个健康的人,四肢可自然移动,颈项毋需支撑随意转移。    解语叹口气。    那男生见解语仔细打量他,以为有一线希望,傻笑起来。    可是他还来不及开口,解语已经走过对面马路去了。    有一部黑色房车在对面马路等她。    司机马上下来替她开车门“花小姐,回家去?”    她点点头。    车子经过戏院门口,看到拆下来的广告牌,正是花不语那套戏,一幅幅,这一边是花不语的眼睛,那边是花不语的嘴唇,七零八落,堆在一角,预备抬上垃圾车。    不语曾笑说:“真不明白何以那许多名媛,都希望照片登在报纸上,我亲眼见过一个阿婶用海报垫饭盒,把骨头吐到我彩照的面孔上,相信我,感觉很差。”    解语听了这话一直畏惧,怕抛头露面,给闲人评头品足,然后,放狗的时候拿着的报纸上有她的照片。    “花小姐,到了。”    解语回家。    外婆正在做捐给教会的百衲被,这是一温馨图画,小时自学校回来,最喜看到这一幕。    然后,不语的电话来了。    解语问:“好吗,习惯当地生活吗?”    “温埠华人圈子小小,都是熟人,不愁寂寞。”    “那多好。”    “而且个个洗心革面,重新做人,以崭新姿态出现,既往不咎,用最佳状态来与老华打成一片。”    解语骇笑“可以吗?”    “过气二十年者都被称为大明星,非常受到尊重。”    “你呢,有否把你当电影皇后?”    “那自然,去到哪里都不用付帐。”    “且不说这些,实际一点,有无人追求?”    “有。”    “是个怎么样的人?”    “人一个,有手有脚。”    话一出口,觉得造次“我不是那个意思。”    “我知道,我并无多心。”    “他与妻子新近分手,在温埠做建筑生意。”    “那好呀,是名正当生意人。”    “知眉小眼,不习惯。”    “可是场面容易控制。”    “解语,你长大了。”    解语笑“可不是,小孩变大人,大人变老人。”    到底血浓于水,一笑泯恩仇。    解语说:“别再回来了,设法落地生根。”    “我知道你们讨厌我。”    “谁说的,人生总得迈进新阶段,安顿下来,接外婆过去度假,两边跑,不亦乐乎。”    “你倒是教起我来了。”    “不敢不敢,”解语说“小小一点意见。”    “我也有此意,钱带到这边非常经用,房子与车子都便宜,食物新鲜丰富,适合退休生活。”    十六岁出来为生活挣扎的她很容易看破红尘。    “一次往东岸探朋友,在飞机上碰见方玉堂。”    世界其实只得一点点大。    “有无交谈?”    “有,像老朋友一样,十分亲切,毫无介蒂,我自己也有点吃惊。”    “那多好。”    “解语,自你双眼看出去,每个人都是好人吧。”    “人人总有为难之处,许多事何必深究。”    不语深深叹息。    解语笑“我俩许久没有好好聊天了。”    “你来,我招呼你,这幢洋房的海景非常好。”    解语只是笑。    “呵,我忘了,现在你才不稀罕。”    解语说:“我明日动身到新加坡。”    “自己当心。”    “我们再联络。”    币了电话,外婆抬头问:“是不语吧?”    “正是她。”    “她说温埠像个避难所,许多人躲在那边悄悄过新生活。”    解语笑“终于找到桃花源了…”    “你明日出门?”    “是,娄律师会派人来照顾你。”    “我不用人帮。”    “是一个女孩子,每天来三两小时,替你打打电话买买东西看看帐单。”    “呵是秘书。”    “时髦点的说法是私人助理。”    外婆颔首“轮到你来替我打点生活了。”    解语紧紧搂着外婆。    她的记性非常好,回忆到四五岁之际,外婆帮她洗脚洗头的情况,打一盆水,婆孙坐在小矮凳上,一边聊天,一边泼水。    外婆从来没有怨言。    那时,不语一定趁着青春在外陪人客应酬。    逼人的,一向是生活。    只要老少的生活被安顿好,荣辱不计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