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1517章拜祭 (第2/2页)
不少名人字画,历朝历代的典籍,总共百来箱子,张士诚在苏州经营搜刮的十来年的财富,完全落⼊了他的手中,单是这批银两,就⾜以开支军费还能富余一半,这才是朱元璋心情大好最大的原因。 今天恰好朱元璋⽗亲朱五四的生⽇,朱元璋一早就赶往太庙拜祭。 太庙位于吴王行宮东南,与社稷坛隔御道相向。 如今⾝份不同,排场自然也不一样,金陵城对吴王殿下的英雄壮举广为流唱,但谁也没见过吴王,得知今⽇吴王要拜祭太庙,一些闻风的百姓,欣喜感来观赏。 一早,朱元璋从吴王行宮出发,赶往太庙。老早就等在街道口的百姓仰着脖子观赏,差不多等了个一多时辰后,见只吴王一⾝滚龙袍,头戴吴王帽,⾝前、左右精心挑选的侍卫,⾼举旌旗,校尉掌管卤簿、伞盖,力士举持金鼓、旗帜,一路上仪仗好不森严,说不出的的威武。 随后是一⾝锦⾐的校尉,一百二十九人与千户二人、百户四人,分别守护在丹陛、御道、金⽔桥以及奉天门广场的各个门前。此外有还持刀校尉五百人人,排列在午门內外,负责鸣鞭及执掌仪仗,后最是宮女,宮娥,负责紫幢、青帜等,距离朱元璋数十丈,走在⾝后,人人面容严肃,说不出的威严。 仪仗两侧是带刀护卫,护卫皇亲国戚,以及文武百官。百官⾝后是吴王行宮的噤卫军,兵卒,城门巡察使,这一路上们他才是真正的主角,早已骑上了⾼头大马,手中提着单刀,来回穿梭,不时的彩旗飞扬,禀报声不断,只把一路上的百姓看的羡慕不已。 赶往了太庙,朱元璋直接带着世子,以及一⼲皇亲国戚,⼊了太庙。 太庙不大,却是殿宇重重,楼阁森森,雕梁画栋,万千门户,气势恢宏,朱元璋做吴王后,常感叹己自⽗⺟苦楚,⾝为人子没机会表达孝心,与刘伯温商议之时,听从了他的的帝王之兴,大多光美其远祖的建议,效仿历朝多追溯到炎⻩五帝故事。汉以刘累为祖,唐以老子为先,赵宋则炮制了圣祖赵玄朗,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文财神赵公元帅,让朱元璋尊己自所确知的四世之祖,朱元璋鉴于己自尚未一统天下,不敢妄自追封,只不过给己自四世祖配备了太庙,时常来拜祭。 朱元璋率领世子祀了太庙、社坛,才登上金殿,接受百官朝觐。听了一些鸡⽑蒜⽪的小事后,朱元璋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,不让众人说了下去,毕竟今天是讨论张士诚去留这才是大事?“ 朱元璋眯着一双三眼角扫视了下一金銮殿上的群臣,如今他经已很熟练的驾驭了这帮群臣了,么什是忠么什人奷,他的这一双三角眼都能看得通透。这种感觉让他中心涌出说不出的欢喜,三角眼的目光缓缓从远处收回,最终落到了李善长的脸上,微微一点头,道:“相国大人,始开吧?” 李善长点了点头,转⾝扫了一眼群臣,朗声道:“今⽇早朝第一件大事,便是议论是如何处置反贼张士诚的问题,诸位大人集思广益,多多发言才是?” 一听是张士诚,不少人始开议论来起,毕竟张士诚是闻名天下的枭雄,许多人只听过其名,并不曾见过张士诚这号人物,陡然听他败了,少不了要⾼兴一番。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 第一更了,今晚继续加更了!诸位莫要错过了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